淺談城市發展中架空線路入地
伴隨中國經濟發展,城市道路上空的"迷魂陣"線路布局日益凸顯劣勢,交叉在城市道路的架空電纜,成千上萬成圈成捆地懸掛在樹上或電線桿旁,有些甚至雜亂糾纏,形成了令人生厭的“黑色污染”,特別傷人眼球,不僅妨礙市容觀瞻,影響都市美感,更可怕的是如一把把達摩克利斯劍,時刻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架空電纜線路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已日益突現地惡化了城市環境,還給城市管理帶來了麻煩與困難。所以架國際大電網會議聯合工作組也曾經就19個國家地下電纜與架空線對城市環境的影響進行過比較調研,并作出詳細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地下電纜絕對超過架空線路給城市公眾的良好印象,由此昭然若揭,電纜入地是絕對受到城市及其市民的熱烈歡迎和擁護的。國際城市電纜入地研究專家,通過跨世紀的幾十年科學探索和建設實踐,得到了具有說服力的經驗定論,并歸納出地下電纜給現代城市發展帶來的諸多好處:
第一,能增強城市電網的可靠性
大凡城市裸露的金屬導線,很容易受大氣中的酸堿氣體和水氣腐蝕,自然就使得架空電纜存有比較多的危險隱患。城市中大量桿塔暴露在道路邊緣,就避免不了架空線發生撞桿的交通事故,并還會時常發生吊車碰線、高空拋物、風箏掛線等外損事故,更可能在風暴、大雪等災害性天氣時造成供電和通訊網絡的嚴重損壞,就這些線纜損耗及事故,差不多會直接導致電力供應的中斷與通信斷線率的提高。
法國曾經在1999年12月發生的一場強大風暴中,導致8%的高壓和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嚴重故障,電力中斷持續了1500萬個用戶日,而在將全部線路修復卻足足花費了長達6個月的時間,總損失高達13億歐元。在中國杭州,也曾在1988年8月遭遇過一次強臺風,導致大批樹木壓倒了架空線,造成電纜線的斷裂,以致引發了杭州地區的大面積停電,時間長達十多天,損失相當慘重。
從通常意義上說,架空線路的事故及故障的發生率要遠遠大于地下電纜線路,約有10倍之多。因此,采用架空線入地在城市就顯得非常必要,也尤為重要,地下電纜是完全可以給城市帶來供電的可靠性,安全更無憂。
第二,能增強城市線路的傳輸能力
通常架空線路向一個方向輸電多是兩個桿塔,只有2到4回路的架空輸電線路。而埋設于地下的電纜線路,在上海通過實際實施,可以達到20回路,要比架空線路多出5至10倍。
盡管說,地下電纜的每回電纜線路傳輸能量比架空線路低,但是用它的總傳輸能量作對照,卻遠遠要高于架空線路。所以,一旦需要在城市密集地區輸送大容量時,運用地下電纜線路是一條好的出路。
再是,地下超高壓電纜一般具有效率更高的銅導體,可在比架空線路低的溫度下工作。這一特點就能達到盡可能高效地向終用戶輸送電能,并對遠距離以外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機和低碳發電機特別重要,可為降低這些電力傳輸的損耗對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做出有價值的貢獻。
第三,可根絕視覺污染,美化城市環境
以上海中心城區為例,在60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電力架空線,回路長達1.5萬千米,纜線長度達到46萬千米,加上信息通信1.1萬千米,公交電車饋線136千米,電桿塔的總數量達到了20余萬根,這還不包括大批量有線電視網借用的其他線路桿塔。
如此龐大、蛛網密布的城市架空線,造成很大程度上市容景觀遭“破壞”,也造成鱗次櫛比的傳統與現代的建筑立面被“損傷”,還限制了綠色樹木的長高,再加之小廣告、招貼單雜粘在電桿塔上,更有甚者把架空纜線當成了晾衣繩,不容置疑,這一切不但在惡化城市環境,恐怕更是對人們視覺的嚴重黑色污染。
架空線入地,就可以還城市道路空間于一片純凈,絕對讓人們視覺產生一種舒適美感,更使得城市能賞心悅目地浸透于美麗之中。
第四,可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價值
土地是一種價值含量高但比較稀缺的資源,尤其是在現代化都市的中心區域,由于架空線的空間安全距離要求比地下管線更高,對相鄰土地的使用限制較多,因而大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價值,而改為地下電纜線路,就能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
一旦架空線入地,建筑物或構造物離纜線的距離可以貼得很近,比架空線的距離縮短2米甚至更多,這樣城市土地的利用價值就可以達到大化。
在中國珠海地區,架空線入地僅僅是土地開發的利用價值就足以補償購置電纜的費用。而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開展架空線入地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充分開發架空線路所占有的土地資源??梢?,架空線入地對于挖掘城市土地資源的潛力是巨大的,并具有無比重大的意義。
第五,可改善電磁場對人類與城市環境的影響
電磁場對人的家抗影響雖然沒有量化標準,但人們在架空電力導線附近生活總不免會產生許多擔憂。另外,同樣容量的電力架空線與地下電纜相比,網損(傳輸能量損耗)要大得多,其產生的電磁場也要比地下電纜強,對周圍的人群和環境大為不利。
因為通常在電力架空線30米處的電磁場會產生1.29v/m電場和1.8μT磁場,已經給人類與環境帶來了較大負作用。而敷設地下電纜,電磁場距離居住處2米就會低很多,顯得絕對微弱,倘如經過巧妙設計還能使外部電磁場幾乎歸零,這就大大避免了電磁場對城市人群的莫名傷害,并對城市綠色環境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基于世界城市大力發展地下電纜的建設,以及地下電纜對現代城市發展的諸多益處,中國也從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既為城市自身發展的需要,也為解決大規模架空線建設與城市市容“凈空”要求的矛盾,陸續進入地下電纜的建設,而首先展開的是深圳、天津、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在經過這多年城市政府和主要權屬單位的一再努力,我們驕傲地看到,中國在城市地下電纜建設上也取得了足有成效的發展??斓纳钲冢F在地下電纜化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珠海、天津跟進迅速,達到了80%,杭州目前達到了65%,上海達到了40%,青島、西安、南京、成都、武漢等城市不甘落后,也達到了20%以上。
可以想見,在不斷同世界城市接軌的進程中,中國的地下電纜建設不僅是在大城市,更多是在許多中小城市,并在各城市政府的支持力量推動下,必將進一步又好又快地適時開展有計劃有步驟的架空線入地建設。應該說,地下電纜對凈化城市天空、美化城市環境和發展城市經濟肯定能起到前所未有的積極作用,因此,電纜入地也就將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必然之路,是中國城市走向現代化世界化的必然趨勢,更是一股勃發世界城市新生機的世界潮流。